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最高人民法院于4月22日召开发布会,介绍全国法院2020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总体情况并发布《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澎湃新闻注意到,前述《规划》指出,人民法院将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案件审理工作,适时制定有关司法解释,规制各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法院共受理垄断民事一审案件897件,审结854件,其中,2020年新收垄断民事一审案件61件,审结107件,知识产权法
庭成立以来受理垄断民事二审案件42件,审结29件。
近日,反垄断执法机构对部分企业垄断行为进行处罚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司法在反垄断方面将如何施策?
澎湃新闻注意到,前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重点工作举措,称将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案件审理工作,强化竞争政策
基础地位,适时制定有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制各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消除市场封锁,促进公平竞争。
《规划》提到,要妥善处理互联网领域垄断纠纷,完善平台经济反垄断裁判规则,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同时,要加强反
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标识的司法保护,解决不同标识之间的权利冲突。强化商业秘密司法保护,依法合理确定当事人举证责任,有效遏制侵害商业秘密行为。
最高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表示,我国反垄断法确立了行政执法和民事司法双轨并行的反垄断执法体系。人民法院将依法支持和监督反垄断行政
执法,加强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依法支持和监督反垄断行政执法部门履行职责,促进形成行政执法和司法合力,依法制止和打击互联网领域垄断行为。
郃中林透露,最高法将结合反垄断法修订和有关行政监管法规的完善,针对垄断民事案件审判实践反映出来的法律适用问题,特别是互联网平台领域反垄
断前沿疑难复杂问题,开展深入调查研究,适时出台司法解释,积极构建法律、行政监管法规以及司法解释协调一致、有力高效的反垄断法律规范体系。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